菊苣的別名:苦苣、苦菜、卡斯尼、皺葉苦苣、明目菜、咖啡蘿卜、咖啡草。為菊科植物菊苣的地上部分。
菊苣性味微苦、咸,涼。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外用:適量,煎水洗。

菊苣的功效是清熱解毒、利尿消腫,菊苣的作用是治濕熱黃疸、腎炎水腫、胃脘脹痛、食欲不振
菊苣在歐洲叫作歐洲苣荬菜或者叫法國苣荬菜、比利時苣荬菜、苞菜,在日本被叫做“苦白菜”。
菊苣是菊科菊苣屬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嫩葉、葉球、葉芽為蔬,是從野生菊苣中馴化選育出的一個變種,原產地中海,亞洲中部和北部。菊苣中含有一些一般蔬菜中沒有的成分,如馬栗樹皮素、馬栗樹皮甙、野萵苣甙、山萵苣素和山萵苣苦素等苦味物質,有清肝利膽的功效。
世界上有很多國家的人們都非常重視菊苣,他們認為菊苣是蔬菜里的上等。菊苣的葉子可以炒著吃、做湯吃或做色拉吃;軟化栽培后的菊苣芽球可用以生吃,或做成鮮美開胃的涼拌菜;歐美等國還有人把菊苣的肉質根加工成咖啡的代用品或添加劑。菊苣的經濟價值較高。
現在,菊苣在我國仍然是一種新起的菜。菊苣在南方培育比較困難,而因為華中、華北等地區的氣溫氣候較適宜菊苣的栽培,所以能獲得優質的產品,極受消費者的歡迎,市場潛力很大。
很少有人懂得利用菊苣來養生保健,然而,菊苣的養生保健價值很高,菊苣的功效與作用很大,是很多植物所不具備的,尤其是在常見的蔬菜和肉類中,很難找到與菊苣一樣可以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了。當然,在咖啡中常常會見到有菊苣的成分。
菊苣的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莖直立,單生,分枝開展或極開展,全部莖枝綠色,有條棱,被極稀疏的長而 彎曲的糙毛或剛毛或幾無毛。基生葉蓮座狀,花期生存,倒披針狀長橢圓形,包括基部漸狹的葉柄,全長15-34厘米,寬2-4厘米,基部漸狹有翼柄,大頭狀倒向羽狀深裂或羽狀深裂或不分裂而邊緣有稀疏的尖鋸齒,側裂片3-6對或更多,頂側裂片較大,向下側裂片漸小,全部側裂片鐮刀形或不規則鐮刀形或三角形。莖生葉少數,較小,卵狀倒披針形至披針形,無柄,基部圓形或戟形擴大半抱莖。全部葉質地薄,兩面被稀疏的多細胞長節毛,但葉脈及邊緣的毛較多。
頭狀花序多數,單生或數個集生于莖頂或枝端,或2-8個為一組沿花枝排列成穗狀花序。總苞圓柱狀,長8-12毫米;總苞片2層,外層披針形,長8-13毫米,寬2-2.5毫米,上半部綠色,草質,邊緣有長緣毛,背面有極稀疏的頭狀具柄的長腺毛或單毛,下半部淡黃白色,質地堅硬,革質;內層總苞片線狀披針形,長達1.2厘米,寬約2毫米,下部稍堅硬,上部邊緣及背面通常有極稀疏的頭狀具柄的長腺毛并雜有長單毛。
舌狀小花藍色,長約14毫米,有色斑。瘦果倒卵狀、橢圓狀或倒楔形,外層瘦果壓扁,緊貼內層總苞片,3-5棱,頂端截形,向下收窄,褐色,有棕黑色色斑。冠毛極短,2-3層,膜片狀,長0.2-0.3毫米。花果期5-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