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苣田間怎么管理的

    文章出處:本站原創責任編輯:園林小編人氣:發表時間:2021-10-12 11:07
    軟化菊苣為肉質直根,長圓錐形。根出葉簇生,莖葉互生,長倒披針形,先端銳尖,葉緣齒狀深裂或全緣。莖直立,有棱,中空,多分枝。頭狀花序,花藍色,花冠舌狀。瘦果有棱,種子小、褐色、有光澤。千粒重 1.42 克,發芽力可達 8 年。以嫩葉、葉球、葉芽供人們食用
    菊苣田間怎么管理的

    1. 田間管理
    出苗期如遇高溫季節,要加強管理,視天氣情況進行澆水,改善田間小氣候,及時查苗補缺。出苗后約 20 天,看苗情追施氮肥1~2 次,并進行中耕松土除草,封壟前追施復合肥一次,每畝用復合肥 20~30 千克。灌溉以“見干見濕”為原則。播種后約 90 天,植株肉質根已形成,這時要控制澆水,進行葉面施肥,用 0.3%的磷酸二氫鉀噴灑葉面 1~2 次,促使養分向根部轉運,增加根部的干物質含量,以利下階段的貯藏和軟化栽培。
     
    2 根株的收獲
    經 110~120 天的生長,植株形成充實的肉質根,即可收獲。收獲時要盡量將根群全部挖起,不留斷根在土中。 根株收獲要在晴天進行,大面積收獲時,挖根后連葉簇一起于畦邊排放整齊,看天氣情況晾曬 2~3 天,清除個別抽薹的植株,然后在田間垛成圓堆。堆垛時將根部朝內、葉朝外放,保護根部不受凍傷,以便有較充分的時間在田間整理植根。
     
    整理根株的方法是:在根冠上約 6 厘米處切除葉叢,掰掉外部的黃葉、爛葉,把大小根分別堆放,然后運至冷涼處貯存備用。整理時要注意根株上的葉茬不宜過長或過短,留得過長,貯存時易發生腐爛傷及株根,留的過短易切傷生長點而不能形成合格的商品芽球。整修和貯運工作務必在嚴寒前完成,切勿使根株受凍害,否則在軟化栽培時會因根株凍傷腐爛而失收。
     
    3. 貯藏庫或窖的管理
    儲藏庫或窖的溫度控制在 0℃、空氣相對濕度 95%以上時,可貯存 6 個月。若用硅橡膠氣調包裝袋包裝,效果更佳。
     
    4. 軟化栽培
    根株收獲后,宜經過 7~10 天的低溫處理,令其冬眠,再行軟化栽培。標準的根株應是直圓錐形的無叉根、長 15~20 厘米、橫徑3~5 厘米、重約 l00~125 克,過長的根可切去部分。一般 l 畝大田的根株需 20~25 平方米軟化槽。軟化栽培的方法很多,可于陽畦、大棚、溫室、地窖,甚至露地進行。也可用高塑料桶、木箱等器具盛裝置于室內。基本上可分為土培法和水培法兩種。

    (1)采收時間
     
    芽球的采收決定于軟化栽培床內的溫度,18℃~20℃時 20 天左可就可以采收。若溫度在 10℃~12℃時,則需 30~40 天才能采收。若溫度偏高,雖然形成芽球的時間縮短,但芽球松散,商品質量下降。
     
    (2)采收標準
     
    合乎商品規格的綠色葉品種的芽球呈乳黃白色,芽葉肉質厚且抱合緊實,長約 12 厘米,最粗處橫徑約 6 厘米,單個重 80~100 克。紅色種芽球個型及重量均較小。
     
    (3)采收方法
     
    采收時應從芽球基部切割采收,剝去有斑痕、破折、損爛的外葉,進行小包裝,隨即上市。如不上市要及時遮光保藏于 0℃,相對溫度 95%以上的庫內。菊苣的毛芽球收獲后,還能在肉質根切口的四周形成側芽,只是需要時間較長,側芽的數量也多,細長,一般每個 10~20 克,這種二次收獲的側芽也有其特色,在法國市場上稱“僧須”,銷路也很好。

  • 78ai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