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畜牧養殖中種植牧草應該時刻注意的幾個問題

    文章出處:本站原創責任編輯:張穎人氣:發表時間:2019-03-05 22:29
    要種植那些適應性強、營養價值高、產量大,且經過人工培育的優質牧草品種。在選購種子時,要在專業供應草種的地方購買,并了解牧草品種介紹、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等知識。
     
    因畜不同,選擇不同牧草品種。
    飼養不同的畜禽,應根據它們不同的采食習慣和消化特點,選擇適宜飼喂的牧草品種。豬為雜食性動物,喜食柔嫩多 汁的葉菜類牧草,如籽粒莧、苦荬菜、串葉松香草、菊苣等;牛為草食性的大家畜,耐精性好,食量大,喜食禾本科牧草,宜種植黑麥草、雜交狼尾草、蘇丹草、皇 竹草等;羊喜啃食矮小干燥的牧草,宜種植黑麥草、葦狀羊茅、白三葉、紫花苜蓿等;兔愛多葉性牧草,適宜種植黑麥草、籽粒莧、毛茗子、紅白三葉等;鵝喜葉多 莖少的葉菜或豆科牧草,宜種植苦荬菜、菊苣、紫花苜蓿等品種。
     
    精耕細作,適時播種。
    種植牧草與種植農作物一樣,有適宜的播種季節。除籽粒莧、蘇丹草、皇竹草、墨西哥玉米為春播外,大多數牧草適宜秋播。牧草種子一般籽粒細小,要求播種前一定要精耕細作,施足底肥,以利于種子出苗快速均勻。





    強化管理,促其生長。
    一是破除土表板結。在牧草播種以后、出苗之前,土壤表層往往形成板結,影響出苗,要及時破除。二是清除田間雜草。要根 據牧草的品種和面積等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除草劑。三是合理灌溉施肥,水肥充足是充分發揮優質牧草生產潛力的關鍵措施。一般情況下,優質牧草喜濕怕水淹, 要及時排灌水,灌溉次數和灌溉量因牧草種類和灌溉條件有所不同。種植前要施足基肥,基肥以有基肥為主;播種的同時施入種肥,種肥用量少,以無機磷、氮肥為 主,出苗后追肥,追肥一般以速效性無機肥料為主。第一次追肥應在開始生長到分蘗前進行,以氮肥為主、磷肥次之,以增加牧草的分蘗。第二次追肥應在牧草收獲 前,可施鉀、氮肥,不必施磷肥。夏季施肥在第一次利用后進行,施入氮、磷、鉀肥,以促進牧草再生;秋季施肥可施足量的鉀磷肥,而不必施用氮肥,以保證牧草 冬眠和翌年再生的需要。
     
    草畜配套,提高效益。
    養殖戶一定要根據養多少畜禽來確定種植牧草的品種及種植面積。一般情況下,種1公頃一年生黑麥草,可產鮮草7.5-10.5萬公斤,養鵝、養兔1200-1800只,養羊150-225只,羊牛15頭。
     
    適時刈割,有效利用。
    牧草刈割時期一般根據飼喂對象和需要來確定,但也必須考慮牧草本身的生長情況。刈割太早、產量低;刈割晚,草質粗老, 營養下降,不利再生:一般豆科牧草多在初花期,禾本科牧草在初穗期刈割,這樣既能有較高的產量,同時營養也較豐富。不能刈割留茬太低和過頻刈割,留茬太低 將影響牧草的生長,一般留茬10cm(皇竹草、雜交狠尾草留茬15cm)。過頻刈割可導致牧草地的衰退,應根據目的不同,利用刈割次數來控制其品質與產 量,如果要草質嫩,葉量多,就增加刈割次數;如果用作青貯,需要更高的產量,則減少刈割次數,甚至只在青貯時一次性刈割。
  • 78ai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