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狼尾草種植技術,雜交狼尾草種植方法

    文章出處:本站原創責任編輯:園林小編人氣:發表時間:2021-10-19 09:18
    雜交狼尾草是以二倍體美洲狼尾草和四倍體象草交配產生的三倍體雜種,其后代不結實,生產上通常用雜交一代種子繁殖或無性繁殖。該品種是一種熱帶型牧草,在長江中下游種植,一般產鮮草15萬kg/公頃,且鮮草粗蛋白質含量高,氨基酸含量比較平衡,是喂養禽畜和魚類的優質飼料。近年來種植面積發展很快
    狼尾草種植技術,雜交狼尾草種植方法
    狼尾草種植技術
     
    溫暖濕潤氣候,喜土層深厚肥沃的黏質土壤。春季栽植,用老熟莖稈或分株苗按行距60cm,株距30~40cm定植。60-70d后株高達1~1.5m即可刈割,全年刈割4~7次,鮮草產量75~150t/公頃。適口性強,是草食家畜和草食魚類優質青飼料。狼尾草是畜牧專家推薦的在淮北地區目前產量***的夏季牧草,其特性為優質高產,再生能力強,可多次刈割,無***蟲害,羊、牛、兔、鵝、魚等草食動物喜食,既可鮮喂,也可青貯,在水肥條件較好的情況下,產量可達l-1.5萬公斤。

    一、主要特征和生育特性
     
    雜交狼尾草株高3.5米左右,每株分蘗可達20個以上,刈割后,分蘗數明顯增加。雜交種為三倍體,一般不結實。
    雜交狼尾草喜溫暖濕潤氣候,日平均氣溫達到15℃以上時才開始生長,25-30℃時生長最快,氣溫低于10℃時,生長明顯受到抑制。在我國北緯28度以南的地區,可自然越冬,作多年生利用。該草對土壤要求不嚴,以土層深厚、保水良好的粘質土壤為適宜。雜交狼尾草有強大的根系,抗倒伏、抗旱又耐濕;無***蟲危害;較耐鹽,土壤氯鹽含量0.3%時,仍生長良好。
    二、栽培技術
     
    雜交狼尾草根系發達,喜土層深2,要求耕深30厘米,種子繁殖可先行育苗。苗床要精細整地,在長江中下游地區于3月底前后播種。每畝苗床播種1.5-2千克,采用稀條播,行距15-18厘米。種子用呋喃丹拌種,以防地下害蟲,播種后設置小棚薄膜覆蓋。苗床溫度***控制在20-25℃,播種后要保持土壤濕度,以保證全苗。當幼苗生長出3-4張葉片時,可施用化肥一次,每畝約2-3千克尿素。幼苗生長到6-8張葉片時,即可向大田移栽,栽植密度30×60厘米株行距,每畝栽3000株左右。1畝種苗可栽種30-40畝大田。
     
    雜交狼尾草只有在高氮肥的情況下,才能充分發揮其生產潛力。試驗表明:在中下等肥力的土壤上,每畝施用純氮(化肥)20千克以上,或者有機肥(廄肥)1000千克以上,再加上適量垢化肥作追肥,才能獲得較大的增產效果。在刈割利用期間化肥分次作追肥施施用,以促進再生。缺磷土壤每畝基肥用過磷酸鈣15-20千克。每次刈割后及時進行追肥,每畝施量10千克尿素。雜交狼尾草對鋅有一定的敏感性,缺鋅會出現葉發白,發生缺鋅現象可噴施0.05-0.1%的硫酸鋅溶液,每隔7-10天噴一次,噴2-3次。

  • 78ai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