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成都混播草種
貴州成都混播草種;根據觀察,一般種子在播后5~7 天發芽,10 天左右齊苗,60 天可達到坡面覆蓋率85%以上的要求,前期(20 天左右)的景觀以草被為主,灌木多數隱于草叢中。如果是在秋、冬季和初春施工,氣溫低于15 ℃,則以黑麥草發芽生長為主,狗牙根與灌木種子發芽后生長較慢,景觀上表現為黑麥草為主。1個月后灌木多數高出草被,表現為草、灌共生的景觀。不同處理灌木生長的比較,苗期生長速度從快到慢依序為木豆→山毛豆→羅頓豆→銀合歡→多花木蘭→紫穗槐→車桑子,據播后第31天的調查結果顯示,木豆高度為50~60 cm,山毛豆25~35 cm,羅頓豆20~30 cm,銀合歡15~20 cm,多花木蘭8~15 cm,紫穗槐6~10 cm,車桑子3~6 cm。2個月后高度以木豆***,可達150 cm;山毛豆與羅頓豆相近,在60~90 cm,長相較整齊;銀合歡與多花木蘭則株形高低不一,差別較大;紫穗槐與車桑子的高度分別為20~43 cm和12~22 cm,生長較慢。3個月后株高仍為木豆***,可達200 cm,其次為銀合歡,達170 cm,第三為羅頓豆,達150 cm,其余依次為多花木蘭(80~130 cm)、山毛豆(90~110 cm)、紫穗槐和車桑子(<60 cm)。山毛豆與羅頓豆開花較早,播后3個月已開花結莢。由于山毛豆與羅頓豆花期接近,兩者混播后山毛豆開白花,羅頓豆開黃花,景觀上比較美觀
了解草坪的交播技術
交播指秋季在暖季型草坪上播種冷季型草種的一項技術措施,以此來達到周年常綠的效果。暖季型草坪耐不住冬天的低溫導致休眠、退綠,甚至死亡,而冷季型草坪最適宜生長溫度在15-25℃,夏天的高溫環境下會出現夏枯現象。
貴州成都混播草種
一、交播時間的選擇
暖季型草坪一般于12月中旬、下旬枯黃,交播的冷季型草坪需要在其枯黃前基本成坪,約需28-45天,故而合理的交播時間為10月底,或十月上、中旬,主要是參考日均溫低于23℃的標準。各地的園林朋友可以根據你所在地區的氣象資料確定交播時間。這里主要以暖季型草坪百慕大草和冷季型草坪黑麥草為例。
二、交播前的準備工作
1、八月末九月初開始,每10天左右一次的低修剪,減少原草坪的枯草層,持續到交播前一周,前一周內進行重剪,留茬高度在1.5-2cm左右,同時清除枯草碎屑。
2、播種前草坪需澆水。
3、殺菌:交播前7-10天可以噴灑優樂凈、御林菌等殺菌劑進行殺菌,為黑麥草的生長提供健康的環境。
三、交播時的注意事項
1、密度:黑麥草播種密度為30-35g/㎡為宜,加大密度的地方為35-40g/㎡,不宜量多,不然加大翌年清除黑麥草的工作量。
2、均勻播種:建議使用播種機,至少分兩次交叉播種,播種時應避免大風大雨天氣。
3、播種后用掃帚掃一遍草皮,有助于草籽掉落接觸土壤。
4、以上都完成后大量澆水,澆透。
5、若草坪出現雜草,前期建議辦法是人工拔除。出齊苗20天可以使用專業除草劑,如坪安系列除草劑,建議咨詢技術人員后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