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播草籽技術
混播草籽技術;一、草坪種子建植時機
冷季型草坪草種在北方地區應掌握在春秋兩季進行播種。早春指3—4月,***的在4月中旬以前完成播種。因為地溫上升對冷季型草種發芽不利,尤其是早熟禾種子對溫度較為敏感,在28—34℃下明顯比18--25℃下發芽少。盡管在25℃下預處理達24小時,在30--40℃也沒有發芽。冷季型草***10℃可發芽,但一般多在15℃時出土,20--30℃是發芽盛期,而在35℃以上則妨礙發芽,受到抑制。如果進入5月份必須進行播種作業,應該使用葦簾或遮陽網進行床面遮陽降溫保濕處理。早熟禾出土小苗在盛夏一般處于休眠狀,展葉困難,生長緩慢,高溫高濕下容易受***,如果早春播種,盛夏已經育成壯苗,則有利于草坪的夏季養護。另外進入5月份,野草、野菜(雙子葉雜草)會隨播種苗一起蜂擁而至,增加了清除雜草的工作量。
***時機是在8—9月進行播種,此時氣溫、地溫正適合冷季型草發芽生長,而當地野生草則不再出土,減少了清除雜草的工作量,當年入冬前能很快成坪。
暖季型草在華北地區3—4月份因地溫低暖季型草播種可持續到8月份。初夏播種,***矛盾是出土的目的草小苗和當地雜草的競爭,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清除雜草。北京地區暖季型草只有結縷草坪用播種建植。
二、草坪種子建植播種量
(一)播種量的依據
播種量可以根據千料重、純凈度、發芽率、單位面積留苗量等條件及指標用數學公式進行計算。除此之外還應考慮影響種子出苗的播種工藝、水分條件等人為因素。國外書籍介紹的播種量參考數據大都是用于機械化播種的。如小面積的手工作業、精細播種用量可酌情減少。應當認識到,過大播種量會造成草坪草生長質量下降、生長勢弱、易受***蟲危害、壽命縮短。
(二)發芽率試驗
批種子發芽率、純凈率的資料必須由草種經銷商白日提供,并由施工單位自己通過試驗進行核實,施工前交給監理部門驗證進行備案。試驗應在草坪播種作業前進行,要求快速準確。
常規方法是在室內進行,采用發芽皿或淺盆,基質可放脫脂棉、紗布、沙、蛭石、草炭等無土基質。實驗前對器皿、基質量小,也可用高溫進行基質和容器的消毒。溫度控制在20~25℃,基質濕度為飽和水量的60%~70%,空氣濕度為80%~90%。供試草籽隨機抽取100粒,均勻撒布、不要互相接觸,避免發霉互相感染。按實驗規則做四組重復。記錄種子發芽始期、發芽高峰期、發芽末期。發芽末期是指連續5天發芽數不足供試種子總數的1%時結束試驗。此間可測算種子發芽勢。
發芽勢=種子高峰期發芽粒數÷供試總數×100%
發芽勢反映種子品質,發芽勢高的種子出苗迅速、整齊。發芽率代表批批種子總體質量,發芽個數取四組平均數,計算公式:
發芽率=發芽粒數÷供試總數×100%
此法可在較短時間內掌握種子質量并決定播種量。通過發芽勢試驗可靠掌握該草品種的發芽規律,采用相應的撥后管理措施。
(二)常用草坪草種播種量
冷季型草的播種時間選擇在春秋兩季比較適宜,而暖季型草的播種季節***選擇在夏季。播種量隨品種、立地條件、用途不同而略有差別。請酌情增減。
三、草種的混播原則及具體做法
(一)草坪禾草混播原則
草坪是一生物群落,如果只有單一草種,雖然能獲得***的純度和一致性,造就美麗純凈、形色均一的草坪外觀,但由于單一草種的遺傳背景單一中,形成的草坪會對環境適應性表現得很脆弱養護管理要求很高。如果該單一種或品種不能戰勝不良環境,將會失去整個草坪。混播是指包括兩種以上生態習性互補的草坪草種或相同草坪草種內不同生態特性的品種按一定比例混合播種,混播可適應差異較大的環境條件,更快地形成草坪,并可使草坪壽命延長。
(二)草坪禾草進行混合播種的常用做法
用草坪禾草種子混播進行建植,在冷季型草中應用較多。在歐美,混播采用種數已由8—10種逐漸改為2—3種。理論上設計的各種互補的混播方案,因受氣候、土壤、養護條件多因子制約,實踐操作非常復雜和困難。北京地區曾多次引入混播草種(一般3—4種)在使館區試種,頭一年效果較好,逐年出現不均勻、不整齊的毛***,直至放棄。通過近幾年的實踐已總結出不少成功或成熟的做法。特殊草坪(高爾夫、運動場)用種子混播建植草坪經驗很多,這里僅介紹綠地草坪禾草種子混合播種常用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