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育特色牧草種子生產龍頭企業,建立規范化的牧草良種生產基地,推進牧草種
業的發展。改變目前以牧用草地兼用種子生產,種子生產技術落后、種子產量低,質
量參差不齊,總體生產水平低的現狀。政府給予優先立項,在資金上給予扶持,業務
部門做好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各環節的技術服務。
2、建立牧草良種繁育體系,提高納羅克非洲狗尾草原種的質量和生產性能,以提高
牧草種子大田生產的生產水平和種子質量。需要從田間優異植株選育、施肥、刈割和
收種等良種繁育關鍵環節進行進一步研究利用,為該優良牧草品種的良種繁育和產業
化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撐。
3、建立牧草種子生產質量保障體系。實行全面的質量管理制度是種子生產單位生存
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只有抓好種子質量,實現從源頭、生產、加工到儲藏的全程種子
質量管理,才能生產出優質的種子。
4、健全草種質量監管體系。形成省市縣三級監管層層落實的局面,建立一支穩定精
干的草種監管人員隊伍。要高度重視草種監管人員培訓,豐富草種監管工作經驗,提
高市場監管能力,有效杜絕劣質種子進入市場和生產應用。
5、草地建設對山區草原植被的恢復、水土保持及邊疆貧困山區農民脫貧致富具有重
要作用,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草種的供求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國家項目的投入。為避
免種子滯銷損失,應積極拓展草畜結合及牧草的綜合利用途徑。
6、加大專用種植、收獲、加工機械的研發力度,減少勞動力投入,提高生產效率,
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德宏牧草綜合試驗站 薛世明 張美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