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羅克非洲狗尾草種子生產的關鍵因素
1.刈割對納羅克非洲狗尾草種子生產的研究
適宜的刈割是草地管理和利用的重要手段,刈割通常能去除多余的營養枝條,過多的
營養枝條會阻礙光線透過、影響分蘗和引起倒伏。刈割時期、間隔和頻率是影響禾草
種子生產的關鍵因素。分蘗期刈割2~3次,間隔25d,可推遲納羅克非洲狗尾草的開
花結實時間,并增加分蘗數和種子產量。韓學琴等指出,留茬高度10~15 cm,冬季
刈割比春季刈割更能有效地促進納羅克非洲狗尾草的分蘗。
2.收種對納羅克非洲狗尾草種子生產的研究
納羅克非洲狗尾草存在抽穗、開花一致性差、持續時間長、種子成熟即落等特性,是
造成種子產量低的因素之一。因此收種時間和收種方式是提高納羅克非洲狗尾草種子
產量的關鍵技術之一,掌握種子成熟和落粒的平衡點,是確定收種時間的關鍵。羅富
成等指出,在納羅克非洲狗尾草開花后第16天采收的種子質量高,不僅籽粒飽滿、生
活力強、發芽率高,而且活力水平也高。鐘聲指出,納羅克非洲狗尾草開花高峰期為
始花后第10~15天,始花至成熟種子脫落時間平均為18天,指出宜在始花后33天 前
后進行收種。Bahnisch等研究得出類似的結論,開花后20~35天可獲得較高的種子產
量和花序數量。崔閣英等指出,在納羅克種子進入蠟熟期后6~8天收獲可獲得較高的
種子產量。段新慧等指出,納羅克穗子中部的種子產量較為穩定,產量也較高,而穗
尾1/3產量***,指出收種宜考慮以穗子中部的種子成熟為***收種時機。趙俊權等
得出,一年分3次收種,結合施氮可獲得較高的種子產量315~468.8 kg·hm-2。這
表明分批收種有利于提高納羅克非洲狗尾草的種子產量。收種方法對種子產量和質量
有顯著影響,與傳統割穗收種相比,田間抖穗收種和鋪膜收種方式收獲的納羅克非洲
狗尾草種子發芽率、千粒重和種子產量均有明顯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