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牧草種子怎么播種能提高發芽率

    文章出處:本站原創責任編輯:張穎人氣:發表時間:2019-03-04 21:27
    牧草的合理播種對牧草出苗、長勢、后期產量都有重要的影響。許多人抱怨同一種牧草在同一地種植卻有截然不同的結果,這除了后期管理水平不同的影響外,還與前期播種有著直接的聯系。牧草播種時所需要連帶處理的內容很多,如種子處理、土壤地塊的處理與準備及播種方式等。可將其概括地分為播種前處理和播種時處理。
    播種前處理
    主要包括:1、播前種子處理。許多牧草種子特別是豆科牧草種子(地三葉、紫云英、
    山野豌豆、胡枝子、紫在苜蓿等等),主要具有硬實性休眠特性,百合、延齡草、草地星熟禾、燕麥等具有后熟性休眠特性,鳶尾籌的種子中具有抑制萌發的化學物質,也能導致休眠,更多情況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因素引起的綜合性休眠。這些休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種子的萌發。一般情況下,經過一段時間的存儲,牧草種子的休眠會逐漸被打破,但特殊情況下(如硬實率大高),就必須采取一定的措施打破休眠。常用的方法有低溫處埋,稀酸浸泡、植物激素處理等等,為了增加豆科牧草固氮,還可在播種前接種根瘤菌。
    2、播前整地。大多數牧草種子細小,播前一定要平整土地,如果地塊高低不平,灌溉或下雨時;種子易流失。
    3、前期雜草防除,可以在整地時機械除雜草,也可在整地前2-3周打除草劑或將除草劑混入土壤表層,整地時將其翻耕并耙平。4、播前灌溉。我國北方春季較干旱,常采用播前灌溉措施,南方較少采用。一般在播種前5-7天潤水,使表層30-40厘米深的土層達到田間水量要求。灌水定額視土壤持水能力和灌水前土壤的含水量而定。灌水后可造時進行淺層翻耕、耙平和施肥。
    主要包括:
    1、播期的選擇。應根據當地的物候期,使牧草出苗后能充分地利用當地的
    水熱資源,保證生長發育的良好環境,遣時地選擇牧草的播種時期,如一年生冷季型牧草在我國北方多在春、秋播種,在我國南方低海拔地區多在秋季播種。2、播種方式,牧草可采用單播、混播以及保護播種,許多飼料作物還可采用間、混、套作的方式,牧草的單播方法。
    一般來說,有播種播種和播種肥料。根據牧場類型,土壤和氣候條件,采用哪種方法是不同的。例如,苜蓿通常采用播種方式,混合牧草比單作更高,更穩定,其干草產量通常高于單作牧草播種率提高了14%,如多年生黑麥草和白三葉草的混合物,不僅提高了產量,而且提高了牧草的質量。
    在多年生牧草的情況下,人們傾向于在一年生作物下種植牧草,以便播種
    該公式稱為保護播種。保護性播種的優點使目標牧草能夠保護保護性作物,從而減少雜草對幼草的影響苗木的危害和防止水土流失,同時播種后一年的產量很高,生產實踐中常用的保護作物是小麥,大麥和燕麥等.
    3、播種量。為了獲得高產,必須適當播種牧草并密集種植。小播種應播種少,播種質量好。質量差應增加播種量。播種播種通常少于廣播播種。
     4、播種深度。許多牧草種子體積小,重量輕。播種一定不能太深,如牧草草播種
    深度僅為0.1-0。許多人忽略了這一點,經常導致草種子不發芽,大量草生產程度。
  • 78ai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