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苣是菊科菊苣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歐洲,又稱咖啡草,咖啡蘿卜,廣泛
用作飼料、制糖原料、香料及蔬菜。廣泛分布亞洲、美洲,我國主用分布于西北、華北、東北等暖溫帶地區。20世紀80年代我國引入后,又培育出大葉型品種,由于它品質優良,成為最有發展前途的飼料和經濟作物。
植物學特征菊苣為菊科菊苣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蓮坐葉叢型,葉期平均高度80厘米,抽莖開花期平均為170cm。葉片25~38片,葉片長30~46cm,寬8~12cm,折斷后有白色乳汁。
主莖直立,分枝偏斜,莖具條棱,中空,疏被絹毛。基生葉片大,莖生葉較小,披針形。頭狀花序,單生于莖和分枝的頂端或2~3個簇生于中部葉腋。總蒼圓柱狀,花舌狀,淺藍色。
瘦果,楔形,具短冠毛。主根明顯,長而粗壯,肉質、側根發達,水平或斜向分布。喜溫暖濕潤氣候,抗旱,耐寒性較強,較耐鹽堿,喜肥喜水。植株達50cm高時可刈割,留茬5厘米,一般每30天刈割一次,畝產鮮草1萬~1.5萬千克(北方略低)。干物質中含粗蛋白15%~32%、粗脂肪5%、粗纖維13%、粗灰分16%、無氮浸出物30%、鈣1.5%、磷0.42%,各種氨基酸及微量元素也較豐富。
主要特點適應性強菊苣喜溫暖濕潤氣候,但也耐寒、耐熱。在炎熱的南方生長旺盛,在零下8攝氏度左右仍能安全越冬。對土壤要求也不嚴,在荒地、大草原、大田、坡地均能生長,全國各地都適合種植。利用期長春季返青早,冬季休眠晚,利用期比普通牧草長,利用期北方7個月,南方8個月,是解決春初秋末和酷暑期青飼料的有效牧草。一次播種,可利用10~15年,若水肥條件較好,刈割適當,利用年限更長。抗逆性好菊苣抗病力較強,低洼易澇地區易發生爛根外,尚未發現其它病害。試種近10年,未發現任何蟲害。一物多用菊苣用途甚廣,用于養殖業,畜禽、草魚均喜食;用作蔬菜,其葉片鮮嫩,可炒可涼拌;可從根莖中提取豐富的菊糖和香料,其根是咖啡的代用品,可供出口。菊苣5月份開花,花期可達4個月,呈紫藍色,是良好的蜜源和綠化植物。
飼草嬌子我國的牧草品種眾多,但若從產量、營養、生長期、病蟲害等諸要素綜合衡量,菊苣不愧為其中的佼佼者。例如,在蛋白質含量方面雖比不上魯梅克斯,但后者易受蚜蟲危害,而菊苣無蟲害恰好是它最大的優點;在產量方面雖然沒有俄菜高,但在夏季只有對褐斑病加強防治才能確保俄菜高產,而菊苣至今尚未發現有傳染性病害;此外,串葉松香草、紫花苜蓿、白三葉等雖然也是多年生優良品種,但在產量與蛋白質含量方面,仍比菊苣稍遜一籌;至于籽粒莧、苦荬菜、蘇丹草、黑麥草等眾多的一年生優良品種,由于每年都要收獲、播種,與一次播種、多年利用的菊苣相比顯得太麻煩。因此許多養殖戶優中選優,把菊苣作為首選品種不是沒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