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季型混播草坪
冷季型混播草坪;近年來,城市園林化、生態化建設飛速發展,城市建設對園林綠化建設要求越來越高。作為園林綠化的一部分——草坪,其建植及管理日益精細化。
為了更好的適應園林綠化的需求,單一的草坪由于存在不耐修剪、返青晚、綠期短等缺點,而合理混播草坪可以提高草坪的耐踐踏、耐低修剪等特性,近年來,單一草坪逐漸被混播草坪所替代。北方地區常見的冷季型混播草坪主要有草地早熟禾、高羊茅、黑麥草三種類型的草種以合理的比例進行建植。為了達到更高標準的草坪綠地,冷季型混播草坪的建植及栽后管理更應做到精細化、合理化、節約化。
1.冷季型混播草坪的建植冷季型混播草坪
草坪建植是利用生態學原理,用人工方法異地創建草坪、綠地植被群落。建植草坪的主要方法是種子建植和營養體(無性)建植。種子建植成本***、省工,但成坪時間長;營養體建植包括鋪草皮、栽草塊、插枝和匍匐莖,其中鋪草皮法最昂貴,但速度最快。
1.1種子建植法
種子建植是將種子直接播于坪床內產生草坪的一種方法。包括播種時間、播種量和播種技術三個方面。
1.1.1播種時間
冷季型混播草坪在北方春夏秋三季都可播種,但***播種時間是初春和晚夏,由于此時地溫、氣溫均適宜冷季型草坪的萌發和生長,草坪草也能較快成坪達到***的觀賞效果。
1.1.2播種量
播種遵循的一般原則是要保證足夠量的種子發芽,每平方米出苗在10000—20000株。影響播種量的其它因素還有幼苗的活力、所播草坪草品種的生長習性以及建坪后的栽培管理強度等。總之,播種量的確定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
1.1.3播種的關鍵技術冷季型混播草坪
播種的關鍵技術就是把種子均勻的撒于坪床上,并把它們混入6mm深的表土。在播種前疏松表土,易于在播后把種子混入土壤中,播種后要及時耬耙種子,使其被土壤完全覆蓋,同時對坪床進行滾壓,以便使種子與土粒緊密接觸,若是小面積則可人工踩平踏實。
1.2營養體建植冷季型混播草坪
由于營養體建植方法成坪快,短期內能夠達到很好的觀賞效果,是一種應用非常普遍的建坪方法,比較常用的有鋪草皮、栽草塊、插枝條和匍匐莖。在北方冷季型混播草坪應用營養體繁殖法建坪主要采用鋪草皮和栽草塊的方法。